单项选择题:
1.教师的( )行为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
A.严肃教育 B.批评指正 C.讽刺挖苦 D.表扬信任
2.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适应未成年人( )的规律和特点”原则。
A.个别差异 B.身心发展 C.能力倾向 D.生理发育
3.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关系是师生关系。下列不属于我国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B.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C.师生在学校生活中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4.在课堂上,刘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刘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5.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有的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教师的讽刺挖苦行为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答案选C,其它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因此,答案选B,其它选项均不合题意。
3.C。【解析】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故本题选C。
4.A。【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题干中,该教师主要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属于直观性教学。答案选A。
5.C。【解析】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因此,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