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交流 542771488
----------------------------------------------------------------------------------
明日处暑!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
说到二十四节气,就不得不提一件与之相关的大事——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继中医针灸、珠算后第三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代表作。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正是我们当代人对日渐丢失的传统知识恢复重视的体现。这种重视可以从我们近几年的国考题目中看出来,不少行测真题就涉及到对节气相关知识的考察,真题如下图所示:
2015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题
2015年国考行测--类比推理题
2009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题
看来二十四节气还真是一块必须要摸透的知识点。下面小编就整理了一些二十四节气方面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称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在古代,通常将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每段起始于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农历之闰月,有气无节之月不为闰月,兹将节气与农历月份关系表列于后:
季月节气表
季 | 春 | 夏 | 秋 | 冬 | ||||||||
月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冬月 | 腊月 |
节 | 立春 | 惊蛰 | 清明 | 立夏 | 芒种 | 小暑 | 立秋 | 白露 | 寒露 | 立冬 | 大雪 | 小寒 |
气 | 雨水 | 春分 | 谷雨 | 小满 | 夏至 | 大暑 | 处暑 | 秋分 | 霜降 | 小雪 | 冬至 | 大寒 |
【立春】经过一整个冬天的蛰伏,在2月打头的那几天,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2月18日-20日,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3月5日/6日,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3月20日/21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春分还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清明】4月4日/6日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4月20日前后,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5月5日/6日,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小满】5月20/21日,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6月6日前后,“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夏至】6月22日前后,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小暑】7月7日前后,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7月23日前后,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故此称之为白露。
【秋分】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霜降时节,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
【小雪】小雪时节,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本文欢迎转发,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